各有关单位:
根据《武汉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科技创新局通知,现组织申报2025年市自然科学基金探索计划(晨光计划)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市自然科学基金探索计划(晨光计划)。本次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为2025年6月—2027年6月,《项目申报书》的研究内容、项目总经费、考核目标等应与实施周期一致。
二、支持强度
单个项目支持额度原则上为10万元。项目经费实行“负面清单+包干制”管理,项目验收实行“备案制”管理,项目立项后
另行签订项目任务书,根据《项目申报书》中的考核目标进行验收。
三、项目申报
(一)申请人要求。项目申请人原则上应当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职称(男性不超过35周岁,女性不超过40周岁,年龄计算时间以申报项目当年12月31日为截止日),应具备承担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且是项目申报单位的在职科技人员。
(二)相关限制。已获得国家、省、市级财政资助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已获得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有在研未结题的市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均不得申报。同一申请人当年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不得超过1项。
(三)实施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应及时向市科创局报告。项目形成的有关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软件、专利及获奖、成果报道等,均应标注“武汉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Wuhan)并注明项目编号。
(四)申报方向。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围绕武汉市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中的8个重点方向的科学问题,自主选题、自由探索,开展前沿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原则上优先支持高质量完成2025年国家自科基金申报的青年人员。详见下表:
序号 | 重点 产业 | 重点方向 |
一 | 光电子 信息 | 1.针对“后摩尔时代”智能计算面临的“存储墙、带宽墙、功耗墙”技术瓶颈,开展存算一体架构设计、仿真软件、新型器件与芯片方向科学探索,为发展未来先进智能计算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2.围绕6G通信领域重大需求,开展6G通信感知一体化、可信安全方向科学探索,为发展6G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
二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 3.针对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充电设施不足及效率不高问题,开展无线充电技术、高压电气架构、智能化充电网络方向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的科学探索,有效提升充电的便利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发展提供支撑。 |
三 | 人工智能与超级计算 | 4.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紧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基础学科关键问题,围绕药物研发、基因研究、新材料研发重点领域科研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科研效率,提升原始创新质量,推进科研范式变革。 |
四 | 生命 健康 | 5.针对临床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围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抗体治疗、重组蛋白药物和新型疫苗研发,开展靶点发现与确证、先导化合物合成筛选、药效药动学研究、安全性评价科学研究,为生物创新药临床前研究提供支撑。 |
五 | 生物 制造 | 6.针对合成生物绿色制造需求,围绕DNA编辑、合成与拼接、酶工具开发领域合成生物工具开发开展科学研究,为生物医药、食品营养、高值化合物细胞工厂构建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六 | 未来 产业 | 7.开展脑机接口硬件设备、脑电信号解码、脑机交互、脑神经图谱绘制、神经调控、脑疾病诊断方面的研究开发,为脑机接口和脑疾病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四、相关要求
1.各申报负责人于3月21下班前,将电子申报书发到指定邮箱mas969@jhun.edu.cn。
2.学校分方向组织校内评审、校外评审,评审推荐的项目由学校通知项目负责人按科创局要求进行线上申报。
咨询电话84217577、84225411。
附件:申报书
科学研究处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