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湖北省新型智库是经湖北省委宣传部批准成立的省新型智库培育单位。为更好地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发挥新型智库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湖北省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关于组织省新型智库2025年度课题研究的通知》,现发布江汉大学湖北省新型智库2025年度开放课题,具体通知如下:
一、课题指南
1.湖北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研究。(研究方向:围绕湖北推进总量能级跨越、增强战略发展实力和战略服务功能,就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健全“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现代供应链物流体系,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全面增强支点的战略牵引功能、要素集聚功能、资源配置功能、辐射带动功能提出对策建议)
2.湖北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研究。(研究方向:围绕湖北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从湖北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成果转化平台体系、中介机构发展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重点提出概念验证、中试平台、应用场景建设布局、技术经理人队伍发展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3.湖北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研究。(研究方向:系统梳理全省教育科技人才政策协同、资源协同、平台协同等方面的现状和不足,深入分析国内先进地区有效政策举措,重点提出强化湖北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议,特别是加强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统筹协同的对策建议)
4.全面提升湖北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研究方向:立足湖北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对全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省份开展比较分析,围绕实施“链长+链主+链创”三链机制,从产业能级、科技创新、优化升级、区域协同、集群打造、企业梯队培育等方面,提出整体提升湖北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5.湖北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研究。(研究方向:围绕以“智改数转”推动湖北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就深入推进湖北汽车、钢铁、化工产业转型“三大战役”,启动实施纺织、食品、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新三大战役”提出对策建议)
6.湖北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研究。(研究方向:立足湖北加快新兴产业聚势突破,围绕深入实施数字新基建、产业新集群、应用新场景、开源新体系、融合新机制“五新工程”,高水平建设数实融合发展示范区提出对策建议)
7.外贸新形势下突破性发展离岸在岸一体化的路径研究。(研究方向:围绕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立足当前外贸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聚焦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双向发力、推动外贸市场扩容增量等方面,研究以离岸在岸一体化推动新时代“九州通商”的突破口与有效举措)
8.湖北加快高标准制度型开放研究。(研究方向:立足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围绕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就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抓好标志性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
9.湖北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研究方向:围绕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聚焦一体化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绿色能源体系、绿色制度体系,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10.湖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研究。(研究方向:围绕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聚焦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重点围绕赓续荆楚文脉、提炼荆楚文化标识、健全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文化IP开发、文化资源市场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1.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路径研究。(研究方向:围绕持续提高湖北文旅影响力和显示度,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就开发利用湖北“五个一”文旅资源禀赋、大力提升湖北文旅产品核心竞争力与优化文旅服务质量、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万亿级支柱产业提出对策建议)
12.建立健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研究。(研究方向:立足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围绕强化辐射引领,更大力度做强汉襄宜“金三角”硬支撑,就支持武汉、襄阳、宜昌打造辐射周边、引领全省、支撑中部的重要增长极,推动三大都市圈能级和功能跃升提出对策建议)
13.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研究方向:围绕做实长江中游三省战略合作机制、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深入研究,针对如何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形成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提出对策建议)
14.湖北强化县域支撑、更大力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研究方向:围绕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就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镇域经济提出对策建议)
15.湖北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路径研究。(研究方向: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构建乡村富民产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动力、组织保障等“六大体系”,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提出对策建议)
16.湖北以支点建设辐射带动中部地区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研究。(研究方向:立足强化协同融通、更大力度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加强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合作,推动打造“科创链上的中三角”“轨道上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融合叠加、走深走实提出对策建议)
17.湖北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研究。(研究方向:立足湖北当前人口结构和生育现状开展全面综合分析,围绕完善我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强化教育、住房、就业支持措施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8.湖北以创新创业带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研究方向:立足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重点面向高校师生等群体,围绕更大力度健全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协同共进提出对策建议)
19. 湖北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研究。(研究方向:重点围绕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20. 围绕“干部素质提升年”,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强湖北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研究方向: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的凝心铸魂行动、对标争先行动、强基提能行动、破解“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专项行动、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行动、“清廉湖北”建设行动等“六大行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以上均为课题研究方向,鼓励申报人聚焦现实问题,结合自身优势,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重点,角度自选。
二、课题申报
(一)申报对象及条件
1.课题面向党政机关、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实践机构中具有博士学位、副高级及以上专业职称人员均可申报。每人作为主持人限报1项。
2.课题负责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须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独立开展工作和组织研究活动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前期研究基础。
(二)时间安排及相关要求
1.4月10日前,申报人填报课题申报书、论证活页,填好后打印一式三份,汇总表加盖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公章,报送至行政楼708,并将电子档发送至指定邮箱。
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立项并择优推荐申报2025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按照省级项目进行管理,对未被立项的项目,作为校级项目进行管理。
3.课题具体完成时间在立项通知中说明。对策性课题一般要求半年内完成,重大基础理论性课题可根据需要实际情况申请延期。
4.结题材料:省级项目包括①至少在省委宣传部《智库成果要报》上刊发2篇决策咨询报告;②至少有1篇《智库成果要报》获得省级以上领导批示或被省直单位采纳转化;③提交1份总报告和1份简报告。
校级项目包括①至少在省委宣传部《智库成果要报》上刊发1篇决策咨询报告;②提交1份总报告和1份简报告。
三.经费管理
1.立项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课题按照省社科规划办标准每项8万元予以资助,立项后拨付课题费总额的2/3,结项后拨付课题费尾款,并按照学校相关规定予以配套。
2.立项为校级研究项目的课题,根据资金情况、立项数量及专家评审意见,予以每个课题1万元的经费资助额度。立项后拨付资助额度的60%,结项后拨付剩余部分。
3.无特殊原因未按时按要求提交研究成果,撤销立项,并不予拨付尾款。
4.课题经费使用范围、具体要求按照《江汉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及管理办法(试行)》(江校科〔2021〕25号)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璐
联系电话:027-84225708
联系地址:江汉大学行政楼708室
电子版报送邮箱:zcyjs@jhun.edu.cn
江汉大学湖北省新型智库
2025年4月2日